首页>正文

从落榜生徐霞客思考:高考落榜了又如何?

作者:杨时来源:荣基时代文化网

小学时期尽管不是学渣,但是也无心科举,并且面对严厉的教书先生,还有一个疼儿子不配合老师的亲娘。无心于八股,却向往山里的神仙。第一次县学考试就落榜。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年代,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希望?还不是要回家搬砖,侍弄泥土的牛马。这就是徐霞客的人生开端。这样的开端,在以科举马首是瞻的时代,是最没有前途的。然而,那又怎样呢?对于徐霞客来说,八股文的科举考试,哪里有去山里寻神仙来得有意义和疯狂呢。

徐霞客万历年间生于太湖江阴,原名弘祖,霞客这个号是当时文学家陈继儒所起。徐霞客是父母的老来子,生他的时候,哥哥已经成家了。因此对这个老幺父母更是疼爱。到了入学年龄就为他请了严厉的教书先生,在家学习。先生是传统的先生,秉承着棍棒之下出人才的传统,每天要求背诵的内容,如果背不出来,就要打手。被打了几次手,母亲心疼不已,便找到先生谈话,认为教育应该秉承年龄规律,而不能用体罚的方式,并反驳先生说,学生学不会,老师也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而不能一味地体罚学生。这样先生的面子也挂不住,只能离开徐家。在那个时代,徐母开明得简直像现代人。

徐霞客的一生,离不开他母亲的支持。母亲王氏,也是殷实之家,未出阁之前,熟练操持桑织事务,性格独立勇敢。有一次倭寇来袭,一个倭寇劫持她作为人质与官兵对抗,被她用随身所带尖锐的梭子刺伤。这件事被传为佳话。

徐家后来又为徐霞客聘请一位先生,这位先生教学随和,为徐霞客制定了特别的讲学计划,将他感兴趣的地理志夹在四书五经之间,尤其是《山海经》更是让他如痴如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徐霞客就能在科举考试中及第。第一次县学考试虽然答卷洋洋洒洒,但还是以落榜告终。

自此之后,徐霞客便不再倾心科举,而是继续儿时的梦想,进山寻神仙。他的第一次远游,是父亲去世三年守孝期满之后。在为父亲守孝期间,他仔细阅读了《大明一统志》。在这本书里,记载了雁荡山的雁湖。据记载雁湖落满大雁,芦苇满地,著名的景观大龙湫瀑布也起源于雁湖,优美景致引得文人骚客竞相写诗赞美。徐霞客守孝期满之后,即启程赴温州雁荡山考察。在荒山野岭中,带着两个仆人,在罕有人至的悬崖峭壁之间穿梭,几次迷路,几次遇险都不曾放弃,最终成功抵达雁湖。但他发现,原来这个湖并不是像书上描写得那样美丽,不过是几摊快要干涸的水塘而已,而大龙湫瀑布则另有水源。文人骚客的华丽诗词不过是想象和附会而已。

一个书生,冒着生命危险上天入地,究竟为的什么?难道为的是利益吗?显然在那个没有流量的时代,徐霞客的行踪并不能变现。在一次考察几个被当地村民视为有妖怪出没的深水洞时,他被当地人取笑,认为百无一用是书生,一介书生而已,又不是驱魔师,为什么要去做这么冒险的事情。但是徐霞客依然带着仆人潜入洞内,领略了里面的无限风光。当他安全出来,并告诉大家没有什么妖魔鬼怪,只有奇幻的景象时,大家才对他另眼相看。

在一次冬天,他去考察黄山,大雪封路三个月。徐霞客到达黄山的一个寺院,在温泉内沐浴之后,踏雪登山,抵达最高峰。向导问他,为什么这么送命一般也要登山,莫不是一个痴人?徐霞客说,“是的,我就是一个痴人!”在考察华南一带的山岭时,他出入老虎出没的地带,上下悬崖,差点丢了性命;在船上被强盗打劫,失了所有盘缠,不得不找朋友筹川资,为了游遍大山大河,他可谓不要命一般。

我常常想,徐霞客这样的人,放在今天,不为流量,不为利益,会被世人怎样看待?我想他就是我们众多家长眼里的反面例子吧。他散尽家财,最终也不过为了一己的快乐。但是,他的生命与那些醉心科举,醉心八股,在朝堂之上钩心斗角科举成功者相比,谁的更丰富呢?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一书中,专门为徐霞客写了一章,在他看来,在整个明代,也许生命活得最灿烂的人,就是徐霞客了。

同样,在明代还有一个落榜者同样取得巨大成绩,那就是李时珍。李时珍一生与科举无缘,多次科举皆以落榜告终,于是放弃科举这个独木桥,在医药这个宽阔的大马路上,走向另一种人生。在我们的历史上,凡是取得科技进步和成绩的人,大多与科举无关。发明造纸术的蔡伦是个太监,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只是一个小小的工匠,并没有科举的成功。但是他们却影响了历史。

就像今天的高考,也许你落榜了,可那又如何呢?高考是为人设计的,人不是为高考设计的。人生的灿烂与有趣,又怎么能被高考一个分数限制了呢?广阔天地之中,你不过是其中一只小鸟,高考是无法计算你飞翔的高度和范围的。

高考落榜了又怎样?你照样可以活出自己的人生,照样可以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人生同样可以更丰富和快乐。



立场声明

本站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本站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本站来源标注是“荣基时代文化网”的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本公司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直接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本平台呈现的网站页面设计与版式编排,为独立拥有版权。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本平台书面许可,对于拥有本平台上内容和设计,版式编排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处理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本平台以上内容的,我们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