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影评 |《长安的荔枝》:如何避免职场中成为背锅侠的命运?

作者:王小艾来源:荣基时代文化网

《长安的荔枝》是一部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的古装剧,以唐朝天宝年间为背景,讲述了九品小吏李善德因同僚构陷,被指派为“荔枝使”,将“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的荔枝在11天内从距离长安五千里的岭南运送到长安的故事。

李善德的遭遇,恰如现代职场中无数被推上“断头台”的打工人——领导拍脑袋决策,同僚甩锅自保,最终责任全落在最老实的人头上。

那么,作为职场人士的我们,可以做出哪些努力和尝试,从而避免自己成为下一个“李善德”呢?

一、警惕“捧杀”话术

李善德被同僚们以“庆功宴”为名灌醉,哄骗签下“荔枝使”任命书的情节,生动展现了职场“捧杀”的经典套路。这种看似友善实则危险的职场陷阱,在现代职场中更为隐蔽且普遍。

所谓“捧杀”,是指通过过度赞美或虚假重视,诱导当事人接受超出能力范围的任务,最终导致其陷入困境的职场操控手段。常见的捧杀话术包括“这个项目非你莫属”“领导特别看好你”“年轻人要多锻炼”等等。

职场中,新人和中层管理者最容易被“捧杀”成功。这种手段的高明之处在于,即便任务失败,被捧杀者也难以申诉,因为“当初是你自己答应接受的”。

面对捧杀,首先,要保持清醒的认知。当突然获得“重用“时,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为什么是我?资源是否匹配?失败后果谁承担?其次,不立即接受也不直接拒绝,而是表示自己需要时间评估项目可行性或要求领导提供更多背景信息。最后,接受任务前,可以用SWOT分析法评估自身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二、明确权责边界

李善德在接任“荔枝使”时,既无实权又无预算,却要协调多个部门的困境,展现了权责不对等的危害。现代职场中,也会出现员工被赋予责任却不授予相应权力的现象,如同被派上战场却不给武器的士兵。这给我们的教训是,在接受任务时,要确认资源支持与责任划分,避免成为“光杆司令”。

职场中明确权责边界是保障工作效率和维护职场关系的重要基础。当每个岗位的职责范围清晰界定后,员工可以专注于自己专业领域的工作,避免因职责模糊导致的重复劳动或工作遗漏。就像《长安的荔枝》中,如果各部门权责明确,李善德就不必独自承担从运输到保鲜的全部压力。现实中,许多项目延误正是因为关键环节出现“三不管”地带,最终导致整体进度受阻。并且,当工作出现问题时,明确的权责边界可以快速定位责任方,避免相互推诿。

因此,在接受任务时,应当场厘清工作范围、可用资源和考核标准。重要任务最好通过邮件等书面形式确认,避免后期争议。

、学会拒绝不合理要求

李善德在剧中最大的失误,就是在醉酒状态下稀里糊涂地接受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代职场中,虽然不会有人灌酒骗签,但各种隐形压力同样让人难以拒绝。因此,学会说“不”是职场人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

然而,“拒绝”也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直接说“我做不到”可能影响职业形象,而高情商的拒绝应该包含三个要素——表达感谢、说明困难、提供替代方案。例如,“感谢领导的信任,这个项目很有挑战性,考虑到目前手头已有两个重点项目,可能无法保证质量,是否可以考虑与同事共同负责,或者适当延后交付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拒绝的频率需要科学控制。拒绝太少会沦为“老好人”,拒绝太多则可能被视为不合群。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可供参考,即将任务按重要性和紧急性分类,优先拒绝那些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垃圾需求”。

最后,当任务涉及法律风险、道德问题或重大安全隐患时,即便面临职业风险也要坚决拒绝。就像剧中李善德最终选择质问杨国忠一样,职场人的尊严有时比职位更重要。建立这种底线思维,才是真正的职场大智慧。


立场声明

本站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本站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本站来源标注是“荣基时代文化网”的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本公司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直接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本平台呈现的网站页面设计与版式编排,为独立拥有版权。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本平台书面许可,对于拥有本平台上内容和设计,版式编排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处理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本平台以上内容的,我们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