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胜过忧虑的秘诀:放下掌控,接受人生的不确定性

作者:索菲亚来源:荣基时代文化网

忧虑是现代人的通病,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有各自忧虑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也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面对忧虑,有人会安慰说,“不要太忧虑,放宽心”“早睡早起,拥有好的睡眠”“建立运动的习惯,并坚持到底”“忧虑并不能改变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等等。但也有很多人的回复是让人哭笑不得却又引人深思的“臣妾做不到啊”。人是如此的脆弱和有限,很多人做不到放宽心,做不到早睡早起,做不到坚持运动,更做不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豁达。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直到现在也是很多人热议的话题之一。然而,一不小心人也可能错误地理解这句话,甚至走向极端。如果说,我的人生不由别人的眼光或者这个世界的价值观和很多外在的评价甚至宿命来决定,那这种解释完全没有问题。但如果有人将这句话理解为我的人生,甚至包括我的出生、疾病甚至死亡都要由我自己来决定,那前面等着他的将是无尽的忧虑,因为生与死是不可控的,疾病也不是跟人打好招呼后,人阻止它的到来,它就不会临到一个人身上。

宗教一开始产生于对大自然的恐惧。当人看见电闪雷鸣、地震、泥石流、飓风等自然灾害时,因无法解释而对大自然产生了一种敬畏之心,由此产生了宗教。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可以有理有据地解释这些自然现象,也萌生了想要控制甚至征服自然的想法,因此也造成了很多问题和烦恼。古时科学不发达,人类无法解释这些自然现象,在它们面前人类看似很渺小,也束手无策,但却也活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这或许也是一种智慧——无需为了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而忧虑。

斯多葛派哲学认为,事情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人能控制的,一类是人无法控制的。此学派的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过这样一句话:“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有度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智慧区别以上两类事。”

对我们而言,我们要学习“有度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换句话说,就是要放下自己的掌控欲,接受自己人生中的不确定性。只有接受这些不确定性事情的存在和发生,才有力量去面对和解决它。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递改变的世界中,国际局势千变万化,经济也不稳定,电子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AI也正在改变着各行各业,人的生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量和不确定性。疫情三年对很多人来说是很大的冲击和打击,突然到访的病毒,人们被隔离在家,工作无法继续,学校无法开门;疫情后经济萧条,很多人失业,还有很多人要疗愈过去的创伤。回头去看,其实疫情的爆发并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人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去应对和想办法解决,而是沉迷于疫情前的美好,以及埋怨当下的处境给自己带来的艰难。不得不承认,我们对于“变化”的变化很熟悉,但却又很陌生。

我曾经在亚马逊业务中,在一年内换了三个岗位——市场、产品管理、广告。每一次的变动都让我有说不出来的挣扎,我需要交接工作、学习新的业务、与不同的同事磨合。整个过程混乱且无序,三四个月新业务适应得差不多了,却又有新的调整,面临新的挑战。一年的时间下来,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两个字“变化”。对于喜欢稳定、舒适、一切都很熟悉、也都尽在掌握中的我来说,在这过程中,我痛苦且被迫地学会了接受变化、迎接新的挑战,甚至到达一个程度——即便一个事情已经敲板了,但没有到最终落实的那一步,依然充满无限变化的可能性。

人做事情或者对未来有计划和规划本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这种掌控变成了一种执念,甚至成为病态的“控制欲”,那忧虑便会随之而来。因为有很多事情是人无法控制的,人无法控制一天24小时,无法控制成长的自然规律,无法控制白天黑夜的到来……

有一个小故事极致地展现了这种控制欲。有一个财主田产丰富,出产没有地方收藏。因此,他想了个办法,把之前的小仓房拆掉,盖了更大的仓房,去收藏他一切的粮食和财物。然后他对自己说,你有许多的财物,可做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乐吧。这个故事中,财主有一个前设——自己可以掌握生死。他以为他可以掌控未来,他以为他可以活到明天,他以为他可以看到第二天的太阳。但他却被提醒,你怎么能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个先来到呢?”试问,谁能给死亡之神定下接走自己的日期呢?财主能控制死亡之神在他花费掉自己积攒的财物之后再来取走他的性命吗?

有人劳劳碌碌一辈子,将所得的留给以后的人,但那人是智慧还是愚昧,谁能知道呢?他竟要管理我劳碌所得的。对此,一位智者最终的结论是,“人莫强如吃喝,且在劳碌中享福”,这也是人生的一大智慧和享受。

对于成人来说,放下掌控,学习接受人生的不确定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忧虑。而对于孩子来说,父母能给与孩子的财富或许不只是金钱,而是教导他们有勇气面对未知的未来,有解决问题的智慧和能力,建立正确的三观。这样,无论日后世界如何变化,孩子都可以有正确的心态、姿态和力量去面对。

 


立场声明

本站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本站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本站来源标注是“荣基时代文化网”的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本公司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直接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本平台呈现的网站页面设计与版式编排,为独立拥有版权。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本平台书面许可,对于拥有本平台上内容和设计,版式编排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处理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本平台以上内容的,我们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