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被封神之后,我们几乎忘记了他的成长,也很难想象像他这样的人,童年和人生经历是否和我们一样。我们对爱因斯坦的印象,只停留在他的智慧上。他死后大脑被解剖,被研究人员研究他的大脑与我们常人的大脑有何不同。但是,他被封神之后,至今也没有多少人了解《相对论》的内容,只知道光速不可超越。
当爱因斯坦被封神之后,他就与我们不相干了。因为“神”的成长和人生是不可复制、不可借鉴的。但是,如果我们去读爱因斯坦的传记,就会发现他的人生成长过程与我们一样。他也会尿裤子,会流口水,会考试不及格,会留级,会伪造证件。他的成功来自他的爱好、他的兴趣。
爱因斯坦三岁还不会说话,后来上了学之后,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因此他的小学并不快乐。那个时候,谁也看不出将来他能有什么出息。后来父母移民瑞士,而他只能独自一人留在德国读高中。可能因为过度想家,他自己逃学找父母去了。因为无故旷课拿不到毕业证,因此他伪造了一张病假条,结果病假条伪造好之后也没用上,因为他被开除了。
15岁辍学,这个年龄意味着他不可能继续求学了。因为父母迁居的米兰的学校只收13岁以下的学生,而15岁显然不符合。高中无法继续,就意味着没有高中毕业证,也就无法考大学。他的父母多方运作,终于为他找到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可以没有高中文凭也能考试。这难得的机会,结果爱因斯坦名落孙山,高考落榜了。好在他的数学和物理出色,大学破格让他回去,只要读完高中,就能免试读大学。
爱因斯坦回去继续读高中,好不容易高中毕业,拿到毕业证,进入联邦工业大学读书。但他上课不好好听讲,与班级唯一的女生谈恋爱,为了约会常常旷课。在化学课上,他不按照教授的操作要求实验,带来一次小小的爆炸事故,而被学校处分。这样的学习态度,让他每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就焦虑,害怕考不好。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时候他家庭的经济状况开始每况愈下,让他担负了穷人家孩子交不起学费的自卑。他的学费都是亲戚资助的,他也开始省吃俭用,希望大学毕业以后,把国籍改成瑞士籍。
大学毕业之后,他找工作极其困难,投了很多简历都石沉大海。他非常希望能留校成为助教,结果写去的求职信也杳无音信。那个时候,没人理睬他。等到他成名之后,他的母校三番五次希望他到校任教,但那个时候他已经不需要找工作了。
找了几年工作,终于在熟人的帮助下,他成为一个小地方专利局的技术员,还是三级,他一直想升一级,但是一直没能如愿。到了他发表那三篇《相对论》论文的时候,职称才升级成功。而他的恋爱也不顺利,女儿出生的时候他还没结婚,私生子注定不能进入家门,因此他的第一个孩子也就不知所终。等到他想结婚的时候,他的母亲又坚决不接受他的妻子,婆媳关系和母子关系几乎陷入冰点。
他的成长和我们一样,也会旷课、逃学、落榜,读大学也会不及格,会因为恋爱而旷课,会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实验事故,大学毕业也会找不到工作,也会为升职称而苦恼。
这样的爱因斯坦是不是离我们很远,距离那个被我们封神的智慧化身很遥远。他经历的也是我们经历的,他的成功也可能被我们复制。他成功的地方在于对兴趣的坚持,那就是物理学和数学。尽管人生不顺利,可他没有放弃。当然他一开始就不指望他的兴趣能为他带来成功,在他那里,兴趣就是兴趣而已,能为自己带来人生快乐。因此,他努力升职称,希望带来一些收入的改观。这不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人生吗?!
神话光环去掉之后,我们会发现神话背后的烟火人性——他们和我们都一样。因此,不要羡慕他们的成功,在他们成功的背后,也和我们一样都有汗水的付出。
获得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约里奥,是居里夫人的女婿。他们夫妻两人共同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这位诺贝尔奖居里夫人的女婿在年轻的时候,是个浪荡子。出身商人家庭,有钱有闲。爷爷是巴黎公社成员,主张个性解放,因此约里奥成长在一个放纵的环境中。10岁入贵族学校,除了玩游戏就是追逐女孩子,总之除了学习,什么都做。他的父母看着这位纨绔子弟,也放弃了改变他的希望。但是当他入伍的哥哥战死沙场的时候,死亡让他顿时清醒,他开始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开始追星,他追的星是居里夫人。他发奋学习,希望考到居里夫人工作的学校。但是浪荡子回头时间太短,以至于高考落榜。他只能找一个技术学院一类的大学充电,然后终于考到居里夫人工作的大学隔壁的大学巴黎理化学院。总算距离偶像近了,毕业后才被推荐到居里夫人的实验室做助手。他后来与居里夫人的女儿结婚,并把自己的姓氏也改成约里奥·居里,他入赘成为当时的笑谈,但是他丝毫不在意。
在这个世界上,不论多伟大的人,都是人,他们所经历的都和我们经历的一样。因此,不要沉浸在神话中,而是要去他们的生活中寻找我们要学习的东西!
本站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本站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来源标注是“荣基时代文化网”的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本公司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直接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本平台呈现的网站页面设计与版式编排,为独立拥有版权。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本平台书面许可,对于拥有本平台上内容和设计,版式编排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处理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本平台以上内容的,我们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