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科学应对精神疾病:运动、就医与作息的康复之道

作者:索菲亚来源:荣基时代文化网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有关精神疾病的问题。文章表示,我们通常提到的“精神疾病”准确来讲其实是“神经疾病”,因为绝大多数精神疾病都是人体的生理系统之一——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异常导致的。而精神疾病也可以细分为很多种,其中就包括抑郁症和焦虑症。

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2年世界精神卫生报告》中指出,“2019年,全球大约10亿人患有精神健康疾病;在新冠疫情暴发的2020年,全球抑郁和焦虑患者暴增了25%。”报告也呼吁,“国际组织与各国政府要行动起来,‘重塑影响精神健康的环境’。”

时间来到2025年,生活节奏持续加快,疫情后经济低迷造成的生存压力,各行各业内卷文化带来的竞争压力加剧等现实情况导致抑郁症和焦虑症群体越来越多,甚至连儿童青少年也受到了波及。

如果你发现身边的人或者自己出现了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症状,该怎么办呢?

及时就医 常遵遗嘱

首先,不要惊慌,不要觉得“羞耻”“丢人”“难以启齿”“治不好了”“会智障痴呆”等。作为精神疾病的两种类型,抑郁症和焦虑症是一种“疾病”,生病了及时就医就可以,根据医生的诊断再下结论;既然是疾病,就有被治愈的可能性,而且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也增加了很多方法,并且总体治疗效果比过去提高了很多。而将精神疾病简单等同于智障、痴呆更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因此,一旦发现身边有人出现焦虑症和抑郁症的苗头,要及时进行就医。千万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没面子”等想法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为精神疾病与身体疾病一样,同样需要专业的治疗。在药物治疗的阶段,服用精神类药物一定要严格遵医嘱服用,切勿自行增减药量或者突然停药,这可能会导致症状反复或者加重。

我一个朋友的妈妈由于服用药物会产生一些激素,导致身体肥胖,再加上她不承认自己有“病”,因此常常自行断药,结果就是病情不断反复和加重;而另一位年轻女士在想停药时,咨询并听取了医生的建议,逐渐减少药物的用量,最终得以康复。而且,药物治疗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通常需要2-4周才能见效,因此这期间要有耐心,按时服药,定期复诊,根据医生的诊断及时调整方案。

规律运动 持之以恒

除了及时就医外,“运动”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形式来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情绪。规律的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血清素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对改善精神疾病有显著作用。

运动类型多种多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比如可以选择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也可以练瑜伽、太极,团体运动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同时还可以结交新朋友。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运动。对于对运动抵触或者个人体能比较差的人,可以从每天10-15分钟的快走开始运动,之后再慢慢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切勿一开始就设立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高目标,要量力而行,避免达不到目前时灰心丧气以至于没有运动的动力而放弃。但只要持之以恒,小目标终将会演变为大目标。

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持之以恒地进行运动。若在症状缓解后就停止运动,可能导致病情反复。

健康作息 饮食规律

紊乱的作息往往是精神疾病的诱因和表现。当今世代,夜文化流行,因工作原因而昼夜颠倒的事情也时有发生,长期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加剧情绪障碍。

拥有一个好的睡眠对于改善精神疾病有很大的益处,比如保持固定的入睡和起床的时间;睡前1小时尽量避免使用电子产品,通过阅读或者听轻音乐来放松自己的大脑,达到加快睡眠的目的;营造安静、黑暗、适宜温度的入睡环境;下午和晚上最好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以免影响夜间的休息。

与健康作息如影随形的是规律的饮食。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多食用一些营养、健康和清淡的食物,比如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坚果,以及富含B族维生素的全谷物,少食用或者不食用油腻、辛辣的食物和垃圾食品。

最后,日常活动也要安排的张弛有度,生活不只是有工作和学习,也要安排放松和娱乐的时间;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要学会说“不”,避免过度承担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

在治疗的过程中,“耐心”和“坚持”是关键,因为康复的道路如同人生一样,是一条充满起起伏伏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立场声明

本站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本站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本站来源标注是“荣基时代文化网”的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本公司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直接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本平台呈现的网站页面设计与版式编排,为独立拥有版权。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本平台书面许可,对于拥有本平台上内容和设计,版式编排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处理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本平台以上内容的,我们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