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是中国第四十一个教师节。学校、学生和家长、社会各界都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其实,教师节并不只是中国的专利。早在中国于1985年将教师节确立为9月10日之前,第一个设立教师节的葡萄牙政府就在1890年将5月18日定为了其教师节。这起源于葡萄牙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向老师表达感谢和教育之恩。
可以看出,教师节最初设立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和尊重。
之后,美国、法国、德国、智利、印度等国家,都设立了教师节,只是日期不同而已。1994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每年的10月5日确定为“世界教师日”。
而在我国,教师节最深远的文化和精神根源,是为了纪念被称为“万世师表”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产生了长达2000多年的深远影响。
1931年,邰爽秋、程其保等教育界人士发表了《教师节宣言》,拟定将教师节定为每年的6月6日,又称“双六节”。虽然这个提议并未获得民国政府的承认,但却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很大影响。
193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设立教师节,并将孔子诞辰日8月27日定为教师节。但由于当时处于抗战期间,教师节并未在全国推行开来。
1951年,本着教师是工人队伍一员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将5月1日国际劳动节同时定为教师节。但这一安排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教师节也逐渐名存实亡。
改革开放后,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和知识分子的地位。为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设立教师节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正式将教师节定为每年的9月10日。
在确定教师节日期的事情上,政协委员曾征求过谢冰心、叶圣陶等前辈的建议。冰心建议将教师节定在每年春暖花开的季节,而叶圣陶则建议将其定在每年秋季学生入学的日子,目的是让学生在新学年的开始就记住教师的辛勤和光荣,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每个节日创立时都有其目的和使命,教师节也是。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庆祝教师节的方式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并未改变。在庆祝教师节的日子里,愿学生和家长铭记老师的辛苦,愿我们的人民教师牢记自己的教育使命,也愿我们都能反思教育的本质和方法,培养出更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人才。
本站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本站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来源标注是“荣基时代文化网”的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本公司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直接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本平台呈现的网站页面设计与版式编排,为独立拥有版权。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本平台书面许可,对于拥有本平台上内容和设计,版式编排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处理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本平台以上内容的,我们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