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时评时评

读《变形记》的现代诊断:我们都是被摆布的虫子

当煤矿在瓦特蒸汽机的加持下,被大规模开采之后,苏格兰的默多克发明了煤气灯,这一亮度空前的照明装备,在驱除黑暗的同时,也开启了加班文化。而当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之后,更是将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传统关进历史的笼子,孩子放学之后再也不能开心地玩耍,因为家庭作业被发明出来之后,也茁壮成长为孩子童年的标配。

时评
杨时

从社会变革的历史看AI时代遇到的挑战是什么?

人并不总能从生产方式的改变中受益。有时候,人可能成为受害者。因此,一种新生产方式的诞生,总是需要很漫长的时间来调整,直到人在这种新型生产方式建构的社会中完全适应。所以说,新的生产方式带来的必然是社会变革,工业革命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社会革命。

时评
杨时

从金融的视角看传统父权制的“孝顺”

中国古代的经济不发达,像今天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并未出现,因此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就更谈不上了。但是尽管银行没有出现,并不意味着没有金融。按照金融的定义,价值的跨时空转移,那么养儿防老就是为数不多的金融工具之一。

时评
杨时

很多事情并非非黑即白 切勿过快下结论

有人说,二分法在一个人从小孩子到成年的认知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双重作用,既可以是构建思想认知的“脚手架”,也可能成为限制认知发展的“天花板”。确实如此,当一个人将二分法作为绝对正确,而无法继续成长成熟,使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一个事情时,过去曾经帮助他认识世界和事物的二分法,就会变成禁锢他思维继续成长的障碍。

时评
索菲亚

当失去所在乎的东西时 正是思考人生价值的好契机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这是个有答案的问题,因为人生肯定是有价值的,这是毋庸置疑的。观察一下大自然和你身边各式各样的东西,任何事物的被造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可能你并不知道最先进的科学仪器的功用,但却不能否认它的价值。即便是令人感到伤感的秋天落叶,埋入土壤也会形成肥沃的土壤。更何况人呢?

时评
索菲亚

慢跑三公里有感:不被过去束缚 活在当下 盼望未来

当过去的事情被解决,而又不荒废当下时,我相信你的未来不会差到哪里去。虽然人需要立足于当下,但给当下动力和力量的却是对未来的盼望。我们送走了过去,迎来了当下,盼望着未来。如果3年前,我知道3年后的自己可以轻松驾驭3公里,可能我就不会陷入到无意义的内耗中,而是会更积极努力地训练自己,虽然辛苦,也很累,但盼望在未来。

时评
索菲亚

长大成人后,再思何为梦想?

成年人的世界,无论是希望事业有成、自我实现、积累财富还是家庭幸福,若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看见自己身上的光,也宝贵别人身上的光,并传递这样的光,也不失为一种沉甸甸的梦想。

时评
索菲亚

为何中国医院的标志是十字形状?

无论历史过去多久,无论将来教会医院和红十字会如何发展,它们所传递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博爱精神、对生命的尊重,对人价值的肯定等等,一直都是我们要继承下去的精神财富。

时评
小编

观电影《好东西》:矫枉过正的性别之战

波伏娃在著作《第二性》中,认为女性是被男权塑造的性别。男权按照自己所需,塑造了女性服从的从属角色和身份认同。波伏娃对女权主义的贡献在于,通过揭示女性从属角色的起源,从而告诉我们女性争取自由的方向不是打败男权,而是女性的自我成长和独立。

时评
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