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被消费同质化的节日

作者:杨时来源:基督时报

小时候一到年底,内心就升腾起难以抑制的期盼。因为过年的时候,父母会炒花生,炸丸子,包饺子,还会蒸馒头和包子。虽然没有那么多肉吃,但是这些足以让我们改善伙食了。当然还有少不了的写春联环节。我最喜欢的是裁红纸,写大字,虽然毛笔字不好看,但是这种写春联的仪式,让我感到了春节的沉沉存在。每年的春节,都让我回味不穷,每年的春节都不一样。

为什么要有节日呢?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兴师动众的过节呢?这个问题在小时候的记忆中,从未出现。因为小时候过春节,或者过中秋,每年的期盼都是它存在的意义。因为辛苦一年,只有这个节日,才能让我们放下重担,享受这一年的丰收时刻。进入腊月二十之后,春节的味道就开始农了,一切年货都是自己准备。需要采买的大概只有一块猪板油,然后熬出一盆白花花的猪油,这是春节年饭菜的味道之源。

现在到了春节的时候,我每次都有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过春节?为什么要设定节日?因为我们每天的生活,从物质上来说,早已经超越了童年的春节记忆。以前在春节才能吃到的丸子、包子、饺子,现在每天都可以吃到。只要带着钱包,到菜场逛一圈,什么都可以塞进包里带回家。以前过年才能得到的衣服,也是父母买来布,到裁缝店里量体裁衣,现在到商场,每天都能买到新衣服,裁缝店再也看不到踪影了。

每天都能过过去节日一样的生活,那么今天我们过节还有什么意义呢?一切都可以用消费来衡量。小时候的春节早晨,煮的第一碗饺子,总是要端出来给邻居交流一下,什么馅,准备了多少饺子馅,然后夹到对方碗里,互相品尝。现在这种邻里互动也没了,甚至连对门姓什么都不知道。

消费主义社会之下,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节日的意义。因为每天一样的生活,让我们也开始怀念节日。现在开始明白为什么要设定节日了。

每年都会设定不同的节日,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节日。其实这些节日,不仅带给我们时间的感觉,一种与农业或者生活息息相关的计时方式,也是给我们一年的休憩。平时劳累的日子,根本无暇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节日这一天可以一同休憩、欢愉或者纪念相关事件。节日的第三个功能就是增加群体认同。这个群体也许是家族血缘群体,也许是村庄的生产群体,或者民族群体。正如我们的春节,把我们的家庭、家族乃至民族凝结在一起。

在今天的社会中,节日早已经失去了节日的色彩。多彩的节日,在消费面前,被同质化了。一切的节日,都有一个共同的标题,也有共同的内涵,那就是消费,如果还有什么不同,那就换一个词——促销。

甚至为了促销,还创造了节日,比如年中节、光棍节等等。传统的节日,在消费促销面前显得捉襟见肘,根本不够用。不论是团聚的中秋,还是隆重的春节,只有一条是永远的,那就是买买买。广告商早就开始为准备过节的人打上了标签,并不断提醒,你是消费者。在节日中,你要为家人买健康、买快乐、买温暖、买孝顺。在过去的传统节日,自己需要亲手所做的,在今天都被换成了一个价格牌,变成了一串数字。

节日本身所具备的价值,所承载的功能,所聚焦的期盼和情感,在消费面前,也荡然无存。它们就像一个储水池一样,可以在任何时候被取出,只不过每一瓢水都变成了一个样子。缤纷的节日以及人们在节日之前的心情,被消费标准化了。只要出一笔钱,或者只要有足够的钱,你就可以过任一种节日。只是这种节日早已失去了传统的内容,而变成一个可重复,并且被不断重复的仪式而已。

在消费面前,节日所具备的时间感荡然无存。消费主义为了自身的扩张,不断强化着自己的时间观念。这对传统节日来说是一场被阉割的革命。

节日的设定并不是随意而为。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耶稣的诞生,它本身就是一个神圣的节日。这一神圣的背后告诉我们的是不要忘记两千年前的那个特别而伟大的日子,因此节日承载着记忆。不仅承载过去的记忆,也向着未来的时间。圣诞节这一节日因为庆祝耶稣的诞生,而告诉我们未来的希望。因此,传统的节日,在一个历史的向度中,完整地关联着我们的人生。

但是,消费主义的出现呢,将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个向度,阉割为一个“现在”。只要消费,就可以满足你现在的节日生活,只要你消费,就可以满足现在的需要。节日的传统?节日的历史?节日的启示?这些都消失了。未来呢?谁还考虑未来。未来也是供我们消费的现在。各种信用卡,透支着未来满足现在的需要。

被消费主义同质化的节日,让我们感到疲惫。这同质化的结果,是每天都是节日,但又没有节日。我们不过是在波澜不惊,每天重复的时间轴上,复刻这昨日的光景而已。

被消费同质化的节日,不过是同质化和标准化了我们的个性而已。

还是让我们放下消费,回归传统节日,回归节日本身的意义。让被标准化的节日,重回生活,让节日的多彩标记时间,标记我们的人生和记忆。我们是我们自己,不是消费者群体,不是消费的商品!




图片来源:katherinelake from pixabay.com

立场声明

本站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本站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本站来源标注是“荣基时代文化网”的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本公司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直接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本平台呈现的网站页面设计与版式编排,为独立拥有版权。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本平台书面许可,对于拥有本平台上内容和设计,版式编排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处理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本平台以上内容的,我们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