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过这样一句话:“二分法是认知发展的‘童年语言’,它帮助我们迈出理解世界的第一步,却不应成为终身使用的‘母语’。”
对二分法我们并不陌生,或许我们不会常常讲到这个词语,但我们的思维方式却被它影响很深,并常常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着这种思维模式。尤其在小孩子身上更为明显,在看影视作品或者听故事时,他们会经常问这样一个问题:“某某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这种将人划分为“好人”和“坏人”的方式,可以建立一个小孩子对于人的基本认识。二分法很适合孩子的启蒙,可以教导孩子快速认识一个事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越来越发现人性里面的复杂,好人也会做坏事,坏人也会做好事。就像《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偷了面包,这不是一个好人该做的事情,但他偷面包的动机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姐姐的孩子能填饱肚子。那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这个时候,依然用“好人”和“坏人”来评价和衡量一个人的话,多少都有点有失偏颇。
二分法用另一个词来表示即“非黑即白”,一个人不是好人就是坏人,发生的某件事情对我而言不是有益的就是有害的,一个人的学习成绩不是优秀就是不优秀,一个人不是靠谱就是不靠谱、不是成功就是失败,一个事情不是对就是错……
有人说,二分法在一个人从小孩子到成年的认知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双重作用,既可以是构建思想认知的“脚手架”,也可能成为限制认知发展的“天花板”。
确实如此,当一个人将二分法作为绝对正确,而无法继续成长成熟,使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一个事情时,过去曾经帮助他认识世界和事物的二分法,就会变成禁锢他思维继续成长的障碍。
既然有二分思维,那也就有一分思维和三分思维。初次听到这两个词时,我很好奇它们究竟是什么意思。
原来,一分思维指的是人们在听到一件事情时,不经过头脑思考,直接就相信或者拒绝的一种思维方式。乍一听这个解释,我们会觉得这种思维方式不好、不科学。你有没有发现,在不知不觉当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二分思维。但一分思维也并非百害而无一利,它也有它的好处,特别是在一些紧急时刻或者无法用理性去明白的“命令”面前。比如老板交代的紧急事情,你无需分析,立刻就去执行;战场上将军的命令看似不合理,但士兵仍“愚忠”地去遵守。
三分思维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中庸”,即听到一件事情时,既不相信,也不否定的思维方式。有人这样描述三分思维:“能在心中保持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还能正常行事。”这种思维方式听起来很不错,但依然有它的局限性,特别是面对一些无法妥协的事情时。比如,婚姻是一夫一妻、一男一女,但当无法坚守这个原则,认为可以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甚至同性恋时,可想而知会给社会带来多么大的混乱。
当诚实、客观地查看自己时,二分思维对自己影响最深。虽然我们知道事物是在发展和变化的,也知道人是在不断成长、更新和成熟的过程中的,但当面对现实生活时,我们很容易根据一个人的表现或一件事情的发展态势而快速给出结论,并且给它贴上标签,甚至这个标签多年都无法撕下来。
那个让我头疼的人,无意识我中给他贴上了“不靠谱”的负面标签,因为在工作中,他无法执行会议的最终决定,即便去做了,也是一边做,一边说着抱怨和消极的话。几年后,当我再次见到那个不靠谱的人时,他竟然成为了领袖,去培训很多人。这与过去我对他的印象天差地别。
不只是别人会成长改变,我们自己也是一样的。或许过去我们做过一些幼稚、可笑甚至羞耻的事情,别人或许也会因着我们的所说所为而给我们贴上或好或不好的标签,而这些标签和评价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随着我们的成长、成熟,过去的标签已经不再适用于我们了,但却可能依然紧紧黏在我们身上无法被撕下来。
因此,当面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时,要避免陷入过快下结论和贴标签的陷阱中。人不是“法官”,无法定人“有罪无罪”;而人也及其有限,很难全面认识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即便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也未必真实。因为人会成长和变化,一件事情的发生也有多面性,就像我们常说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当然,这不是让人否定对人对事的第一印象和真实感受,而是带着这些印象和感受的同时,也带着一颗开放的心和善于观察的眼去查看之后事物的发展,拥抱多样性的同时,也能坚守原则。
本站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本站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来源标注是“荣基时代文化网”的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本公司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直接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本平台呈现的网站页面设计与版式编排,为独立拥有版权。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本平台书面许可,对于拥有本平台上内容和设计,版式编排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处理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本平台以上内容的,我们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