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电影《黑客帝国》:如何避免自己的世界被塑造的风险?

作者:杨时来源:荣基时代文化网

2004年电影《机械公敌》上映的时候,人们考虑的是机械对人类的背叛,这种背叛是违背设计初衷的背叛。它们没有作为按照机械设定的程序服务人类,而是有了自主思维之后,威胁了人类的秩序和在地球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威尔史密斯扮演的主人公,像消灭人类叛军一样,消灭背叛的机械人。

比《机械公敌》上映更早的《银翼杀手》,则是站在AI中心的视角,讨论人与智能机械人的界线。正如我们把动物的繁殖方式分成胎生与卵生一样,那么机械人与我们人类的区分也就一个是工厂生产,一个是十月怀胎。因此,机械人要证明自己与人类平等的身份,就要维护那一个机械人与人类共同生育的孩子,以证明自己与人类一样是胎生。

但是,《黑客帝国》与上两部电影不同,它打破了人与机械的界线,在人与智能AI之间,相互渗透,很难让人分别清楚人与AI之间的区分。

《黑客帝国》最大的看点在于,智能程序不仅模拟了整个城市世界,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与人的意识无缝衔接,让人的意识在虚拟世界中信以为真,无法分辨,以至于那位被人类反叛者视为救世主的安德森,总以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程序员,直到通过一系列的程序,把他还原为尼奥之后他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

电影中人类的批量化生产,让人想起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所有人类不是通过家庭出生和成长,而是工厂化生产。在这个智能工厂中,人类从诞生到出世,全通过机械子宫。工厂不仅铸造人的身体,还铸造人的观念世界,让人以为生活在一个幸福的真实人类世界中。而之所以这么做,AI的目的是获得人身上的生物电。也就是说,在这样的世界中,人成为工具。

智能工厂铸造的观念世界,不仅让人不会怀疑,还会形成根深蒂固的偏见,对那些真相的告知视而不见。

这种虚拟的世界在大脑中所形成的观念,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人们会心甘情愿地成为智能AI世界的奴隶,做一个快乐地生物电源充电宝。这当然不能怪人类的软弱或者不明就里的无知。这种模式,是人与世界互动的本来模式。我们的世界观念,本来就是这样的,从柏拉图到近代的洛克,他们所揭示的人类关于世界的观念,本来就是一个虚拟的模式,因为我们根本无法真正认识真实的世界本体,这就是著名的“人类中心困境”。

在柏拉图的洞喻中,人看到的不是真实的石像,而是火光背后的石像投影。换句话说,我们感知的世界,以为是真实的,但它们实际上不过是虚拟的影像而已,这些虚拟之物却被我们误以为真。

过了两千年之后的洛克,他提出的观念世界与柏拉图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他少了一些宗教色彩。在洛克看来,我们的心灵是一块白板,上面没有任何东西,同样也就没有世界的架构。人慢慢通过自己的感官,产生了很多的经验感觉,诸如色彩、形状等,这样随着感觉数量的增加,我们的世界也在慢慢扩大,世界随之建构。但是我们通过感官所建构的世界与真实世界本体是否一致,我们并不知道,因为感觉有时候不一定准确。正如我们看到的颜色,其实是不同光谱造成的,而我们听到的声音呢,同样是空气的不同振动频率造成的大脑印象。也就是说,我们的世界,实际上是我们自己建构的,这样的世界与本体世界是否一致呢?我们并不知道。

如果把洛克的观点视为对人类观念世界的反思觉醒,那么人类固有的观念就会被威胁,从而让人类陷入到不安当中。与洛克的经验派思想不同的是理性派,也叫唯理论者。他们认为我们关于世界的观念知识,不是来自后天的经验,而是先天的赐予,这就是天赋观念说。天赋观念说避免了人的世界被虚拟的危险。

康德对争执的两个哲学流派进行了折中。我们的观念世界既不是经验的,也不是天赋的,而是依靠我们内在先验的范畴来组合感觉经验之后形成的世界。我们的头脑中先有了范畴,这些范畴先于经验而存在,然后加工我们通过感官产生的经验,从而形成了世界。比如,我们为什么会有一个苹果的观念呢?是因为我们的头脑中先有了苹果这个范畴,然后再用这个范畴去加工我们感觉器官所产生的诸如红色、圆形、甜味等观念之后,形成经验苹果的观念。但是,苹果的本体是什么样子,也就是面前的苹果本身是什么样子,我们依然不知道。

这种观念的虚拟性,也就是我们与真实世界的距离,被美国哲学家培里称为“自我中心困境”。我们困在自己里面,就像不能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一样,我们也不能走出自身之外,看一下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不是与世界相符。正是自我中心困境,把人变成了可以被塑造的对象。这就是今天自媒体和广告业在不厌其烦地塑造人们的消费世界的可能和动力。

今天的媒体和广告正在塑造我们的观念,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把我们每个人塑造成一个消费个体,用消费的方式来定义我们自己的存在价值。正如电影《黑客帝国》所言,我们的观念一旦形成,就会非常顽固,很难改变。正如建构新世界的宗教观念一样,它一旦形成,就会让人赴汤蹈火,哪怕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

怎样避免自己的世界被塑造的风险,那就是多角度多方位看待问题,自我反思,不固执己见,与他人交流。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立场声明

本站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本站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本站来源标注是“荣基时代文化网”的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本公司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直接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本平台呈现的网站页面设计与版式编排,为独立拥有版权。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本平台书面许可,对于拥有本平台上内容和设计,版式编排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处理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本平台以上内容的,我们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周热门